時辰是天文時鐘,不是錶上時鐘
作者:張維鈞
古人對時間的掌握最早來自於天文學,例如以太陽和月球的週期來說,發現一年(回歸年)大約有十二個月,使得原本最方便使用的十進位(十天干)觀念無法滿足需求,於是又加上十二進位(十二地支),天干地支共同組成六十甲子。
十二進位是古代很重要的發明,因為一個圓周要分成十二份很容易,但要分成十份卻非常難,十進位處處面臨窘境。
時間構成圓周,最重要有兩個:年和日。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一年,太陽繞地球一周為一日,一年既然有十二個月,於是很自然的把一天也分為十二個時辰。
太陽繞地球,從東方出來,西方沒下,從地球看起來就像一個大時鐘。
太陽從東方地平線出來的一霎那就是卯時的正中心(卯正),從西方地平線沒入的一霎那就是酉時的正中心(酉正)。古人沒有手錶,就這樣把太陽當作天文時鐘來看,白天、晚上、上午、下午,大致也都能掌握了。
但是光大致掌握是不夠的,細分是必然趨勢。卯正、酉正看太陽位置就清楚可見,自不待言,但午時怎麼辦?太陽到達天頂最高的位置就是午時的正中心(午正),要怎樣得知呢?只要在地上立一根竹竿,竿影最短的時候就是太陽在天頂最高的位置(午正)。
子時就有點麻煩,太陽到達天底最低位置就是子時的正中心(子正),半夜黑漆漆,沒有太陽作為依據怎麼辦?沒關係,因為子正和午正必定是通過圓心的一條直線,所以從午正就可以計算子正,簡單多了。
現在一個圓圈四正都有了,要怎要切成十二份(十二時辰的十二正)呢?
只要從子正往卯正切三份,丑正、寅正就出來了。
卯正往午正切三份,辰正、巳正就出來了。
午正往酉正切三份,未正、申正就出來了。
酉正往子正切三份,戌正、亥正就出來了。
如此一天的時間就順利切成十二份了。但因為中國人的習慣,每個「正」都是時辰的正中心,那表示每個時辰都有一「開始」的時間,稱為「初」,也就是兩正的中央代表一個時辰的開始,如下:
亥正和子正的中央為「子初」。子正和丑正的中央為「丑初」。
丑正和寅正的中央為「寅初」。寅正和卯正的中央為「卯初」。
卯正和辰正的中央為「辰初」。辰正和巳正的中央為「巳初」。
巳正和午正的中央為「午初」。午正和未正的中央為「未初」。
未正和申正的中央為「申初」。申正和酉正的中央為「酉初」。
酉正和戌正的中央為「戌初」。戌正和亥正的中央為「亥初」。
十二時辰是由地球上看太陽的圓周軌跡產生,完全是依靠天文,也就是太陽在天空如同指針般,指出時間,這才是時辰的真正定義。
既然一天分成十二份,所謂的白天是從卯正到酉正,分成六份;晚上是從酉正到卯正,也分成六份,但我們注意到一點,白天晚上的時間長度,在夏天和冬天很不一樣:
夏天白天特別長,尤其夏至,太陽特別早起、晚落下,也就是卯正很早就開始,酉正很晚才到。
冬天白天特別短,尤其冬至,太陽特別晚起、早落下,也就是卯正很晚才開始,酉正很早就到了。
所以夏天的卯時很早開始,白天的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時的區間比較寬(時間超過2小時)。晚上酉時很慢才開始,而戌、亥、子、丑、寅時區間比較窄(時間少於2小時)。冬天則反之。
由上觀之,很顯然時辰並非每天都是一樣長,春夏秋冬會不一樣。同一個時辰在春夏秋冬,開始的時間也會不一樣。
中國的命理常常會用到時辰,例如紫微斗數、子平法、大六壬、奇門遁甲,起盤時間都需要精細到時辰,命理研究者想要得到正確的命盤,就必須要考究正確的時辰,而現代命理研究者習慣將時辰以1、3、5、7、9、11點劃分,其實只是取「大約平均值」而已,並非時辰真正的時間。例如太陽平均大約在上午6點日出(卯正),所以卯時大約是上午5-7點。正中午時間大約是12點(午正),所以午時平均大約是在11-13點,這是一年下來的平均值,並非當季當日時辰起始的準確時間。
用這樣模糊的概念卻想要得到準確的命盤,常常會出現誤差,尤其是在時辰交接前後的範圍內。
現在的計時裝置和天文資訊很進步,我們可以按照春夏秋冬的太陽起落資訊,計算每一天太陽甚麼時候真正達到卯正、午正、酉正、子正,再去切出其他時辰,如此就可以正確得到每天各個時辰的開始時間,也才能夠排出正確的命盤。正確的命盤是正確研究命理的基礎,這點不容小覷,我們不應使用由「一年平均得到的模糊時辰」作為排盤的依據,而排出可能錯誤的命盤,造成論命者和被論命者的傷害和損失!
由於太陽緩步推移,每隔一天差別並不大,所以我每5天計算一次,用現代手錶上的時間去計算真正的時辰起始並將作成表格。此表格以中原標準時間(東經120度)位置為基準,定名為「中原標準時間十二時辰起始表」,附於後,供廣大命理研究者參考。